最新刊期

    2024 49 2

      皮肤疾病研究专题

    • In the field of melanoma research, a team of experts has developed a prognostic model based on ferroptosis-related genes (FRGs), which could offer new insights into personalized treatment and therapeutic outcomes for melanoma patients. By analyzing genetic alterations and mRNA expression of FRGs in melanoma samples, the researchers identified 13 FRGs associated with overall survival prognosis. The model, validated with external datasets, also show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immune cell infiltration and predicted responses to immunotherapy and drug sensitivity between high- and low-risk groups.
      吴猛,李可,廖阳英,李蓝,肖潇,陈勇健,郭俊玮辰,胡丰,曲靖,汪政,冯浩
      2024, 49(2): 159-174. DOI: 10.11817/j.issn.1672-7347.2024.230401
      摘要:目的黑色素瘤具有高度恶性和异质性。开发特定的黑色素瘤预后预测模型对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选择治疗策略至关重要。最近,铁死亡已被证明是一种由过度脂质过氧化诱导的铁依赖性程序性细胞死亡形式。然而,铁死亡相关基因(ferroptosis-related genes,FRGs)与黑色素瘤预后的相关性仍不清晰。本研究评估FRGs在黑色素瘤中的作用,开发一种新的预后模型,旨在为黑色素瘤的个性化治疗及疗效改善提供新思路。方法首先通过系统地表征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皮肤黑色素瘤(skin cutaneous melanoma,SKCM)中73个FRGs的遗传改变和mRNA表达。同时通过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蛋白质印迹法验证筛选的特定靶基因。随后使用TCGA-SKCM队列构建多基因特征模型。根据特征模型将黑色素瘤患者分为高风险和低风险组,对铁死亡相关的特征模型与免疫特征、免疫治疗的疗效或药物反应进行相关分析。结果通过分析TCGA-SKCM数据集中的黑色素瘤样本,发现FRGs在基因变异和拷贝数变异方面表现出高频率,这些变化显著影响了基因的表达。此外,与正常皮肤组织相比,在黑色素瘤组织中发现了30个显著差异表达的基因。随后使用LASSO Cox回归方法构建的FRGs相关预后模型成功识别了13个与患者总体生存预后相关的FRGs,并通过外部数据集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最后,功能富集和免疫响应结果分析进一步表明高风险和低风险组之间存在免疫细胞浸润、突变负担和低氧状态的显著差异,且该模型能有效预测免疫治疗响应和药物敏感性。结论本研究建立了一种强预后预测模型,可为黑色素瘤患者的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提供新的方向。  
      关键词:皮肤黑色素瘤;铁死亡;风险评分;免疫疗法;靶向治疗;肿瘤微环境   
      138
      |
      23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57511962 false
      发布时间:2024-05-31
    • 最新研究发现,止痒消疹颗粒联合第2代抗组胺药治疗慢性荨麻疹,可有效降低疾病活动度,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张丽,杨波,曹巧芝,彭聪,陈明亮,粟娟,陈翔,李捷
      2024, 49(2): 175-181. DOI: 10.11817/j.issn.1672-7347.2024.230381
      摘要:目的慢性荨麻疹呈反复发作的慢性经过,其一线用药为第2代抗组胺药,治疗选择有限,且抗组胺药的疗效存在个体差异,并不能满足所有患者的需求。本研究旨在探索止痒消疹颗粒联合抗组胺药治疗慢性荨麻疹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4月至2021年3月就诊于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且诊断为慢性荨麻疹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接受常规的第2代抗组胺药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在常规的第2代抗组胺药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止痒消疹颗粒治疗的患者为观察组。比较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2组7日荨麻疹活动度评分(Weekly Urticaria Activity Score,UAS7)及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ermatology Life Quality Index,DLQI)的差异,采用症状积分下降指数(Symptom Score Reduce Index,SSRI)评价并比较2种治疗方案的疗效。结果治疗4周后,2组的UAS7均明显降低(分别P=0.001,P<0.001)。尽管根据UAS7计算SSRI来评价疗效时,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有效率分别为61.11%和59.38%,2组间疗效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在根据DLQI计算SSRI来疗效评价时,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有效率分别为33.33%和46.88%,2组间疗效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组均有3例患者存在嗜睡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止痒消疹颗粒联合第2代抗组胺药可有效降低慢性荨麻疹患者的疾病活动度,且对生活质量的改善优于单用第2代抗组胺药。  
      关键词:止痒消疹颗粒;慢性荨麻疹;抗组胺药;临床疗效   
      113
      |
      13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57511892 false
      发布时间:2024-05-31
    • 最新研究发现,H1抗组胺药在皮肤科领域具有重要作用,可用于荨麻疹、特应性皮炎等多种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新型抗组胺药的不断涌现,为临床实际应用提供了重要参考思路。
      水心雨,李捷
      2024, 49(2): 182-189. DOI: 10.11817/j.issn.1672-7347.2024.230452
      摘要:组胺受体分为H1、H2、H3、H4这4种类型,分别介导不同的生理学效应且有其相应的拮抗剂,可用于多种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其中,H1抗组胺药是皮肤科的基础用药,被广泛应用于荨麻疹、特应性皮炎等多种疾病。近年来,新型抗组胺药不断出现,传统H1抗组胺药也被发现有新的潜在适应证,但抗组胺药的使用剂量仍存在差异。总结H1抗组胺药的作用机制、常用药物加倍剂量使用情况及潜在适应证,将为其临床实际应用提供重要的参考思路。  
      关键词:抗组胺药;荨麻疹;特应性皮炎   
      103
      |
      9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57512173 false
      发布时间:2024-05-31
    • 最新研究发现,皮肤瘙痒具有昼夜节律性改变,生物钟基因在调控中扮演重要角色,为控制瘙痒和缓解皮肤病提供新思路。
      姜子超,桑晓雪,鲁建云,高丽华
      2024, 49(2): 190-196. DOI: 10.11817/j.issn.1672-7347.2024.230397
      摘要:瘙痒是皮肤病最典型和最重要的临床症状之一,也是皮肤病加重或复发的重要诱因之一。瘙痒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瘙痒的发生和调控机制复杂,目前尚未阐明。临床研究显示在疥疮、慢性瘙痒、特应性皮炎和银屑病中均存在瘙痒夜间加重的情况,提示皮肤瘙痒可呈昼夜节律性改变。皮质醇、褪黑素、人体核心温度、细胞因子及前列腺素等因素是瘙痒昼夜节律的主要调控因素。一些生物钟基因如BMAL1、CLOCK、PER和CRY等,通过调节Janus激酶(Janus tyrosine kinase,JAK)-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STAT)通路与转录因子蛋白家族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B,NF-κB)等信号通路,在瘙痒的昼夜节律的调节中扮演重要角色。然而生物钟基因对瘙痒昼夜节律调控的具体作用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进一步研究生物钟基因在瘙痒昼夜节律调控中的作用机制,将为阐明瘙痒的调控机制奠定基础,亦可为控制瘙痒和缓解皮肤病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瘙痒;昼夜节律;生物钟;特异性皮炎   
      220
      |
      73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7501488 false
      发布时间:2024-05-31
    • 在瘢痕治疗领域,近年来激光治疗作为一种微创方法受到关注。点阵、皮秒激光等新技术不断涌现,联合药物、物理治疗等手段显示出良好效果。新型材料与术后护理的结合对优化治疗效果至关重要,为临床医生制定更完善的治疗策略提供了重要参考。
      郭耿鸿,陈嘉胜,韩晓沙,谢启胡,陈婉娴,耿德毅,唐世杰,钟晓平
      2024, 49(2): 197-206. DOI: 10.11817/j.issn.1672-7347.2024.230454
      摘要:瘢痕主要包括浅表性瘢痕、增生性瘢痕、萎缩性瘢痕、凹陷性瘢痕和瘢痕疙瘩5种类型,以成纤维细胞和胶原蛋白的异常产生及结缔组织的排列紊乱等为特点。激光治疗瘢痕涉及多种信号转导通路和细胞因子的协调激活,然而瘢痕形成的确切病理机制仍不清楚,导致缺乏根治性的治疗手段。近年来,激光治疗作为一种新的瘢痕微创治疗方法越来越受欢迎。点阵、皮秒激光及激光辅助药物传输等新理论的出现,使得激光治疗不断进步,并衍生出许多新颖的治疗方式,包括激光联合药物、物理治疗等,均显示出良好的治疗效果。另外,新型材料与术后护理的结合对优化激光治疗至关重要,这将有助于临床医生制订更完善的治疗策略。因此,探索适用性更广的治疗方案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瘢痕;激光治疗;作用机制;联合治疗   
      117
      |
      12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57511815 false
      发布时间:2024-05-31

      论著

    • 最新研究发现,帕金森病免疫相关关键基因ANK1可能成为诊断和治疗的候选靶点。
      黄一铭,王爱民,王凤琳,徐雅琪,张文婧,石福艳,王素珍
      2024, 49(2): 207-219. DOI: 10.11817/j.issn.1672-7347.2024.230307
      摘要:目的在帕金森病的发病过程中,免疫系统的异常激活和炎症反应起着重要作用。然而,目前对于免疫相关关键基因在帕金森病发生和发展中的具体作用和作用机制的了解仍然有限。本研究旨在通过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eighted gene co-expression network analysis,WGCNA)和机器学习筛选帕金森病免疫相关关键基因。方法从基因表达综合(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数据库下载基因芯片数据,采用WGCNA筛选出与帕金森病相关的重要基因模块;将重要模块中的基因导出,绘制帕金森病重要相关基因与免疫相关基因的韦恩图,从而筛选出帕金森病免疫相关基因。采用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分析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深入分析免疫相关基因的功能及参与的信号通路。通过R语言的CIBERSORT包进行免疫细胞浸润分析。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和3种机器学习方法[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least absolute shrinkage and selection operator,LASSO)回归、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和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对筛选出的帕金森病免疫相关基因进行进一步筛选研究,绘制4种方法筛选的差异表达基因的韦恩图,筛选交集基因即中心节点(hub node,hub)基因。通过STRING数据库搜索帕金森病hub基因的下游蛋白质,绘制蛋白质互作网络图。结果筛选出帕金森病重要模块基因中与免疫相关的基因218个,其中45个为上调基因,50个为下调基因。富集分析结果显示218个基因主要在免疫系统对外来物反应和病毒感染通路富集。免疫浸润分析结果表明,CD4+ T细胞、NK细胞、CD8+ T细胞、B细胞在帕金森病患者样本中的浸润百分率较高,静息NK细胞、静息CD4+ T细胞在帕金森病患者样本中显著浸润。4种方法筛选出的hub基因为ANK1基因。交集基因蛋白质互作网络分析结果显示,ANK1基因翻译表达的11个蛋白质主要参与信号转导、铁稳态调节及免疫系统激活等功能。结论通过WGCNA和机器学习方法,筛选出帕金森病免疫相关关键基因ANK1,该基因可能成为帕金森病诊断和治疗的候选靶点。  
      关键词: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机器学习;帕金森病;免疫;ANK1基因   
      96
      |
      17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57511770 false
      发布时间:2024-05-31
    • Researchers have developed new techniques for mouse kidney transplantation, a crucial model for transplantation immunology research. The study compared three surgical models, including the abdominal suture technique for orthotopic kidney transplantation, the abdominal cuff technique, and the cervical cuff technique for ectopic kidney transplantation. The modified abdominal suture technique and abdominal cuff technique have their respective advantages in research applications, while the novel cervical cuff technique for ectopic kidney transplantation is relatively simple to prepare and causes less trauma to the mice, providing more options for studies involving xenotransplantation, secondary transplantation, and local lymphatic drainage.
      汤周琦,冯晨,李亚光,李腾芳,张和栋,曾颖祺,彭龙开,谢续标,彭风华,代贺龙
      2024, 49(2): 220-235. DOI: 10.11817/j.issn.1672-7347.2024.230599
      摘要:目的小鼠肾移植模型手术难度大,成功率低,难以掌握,本研究拟改良并探索新型小鼠肾移植模型,为移植免疫基础研究提供借鉴。方法分别建立小鼠腹部缝合法原位肾移植模型、腹部套管法原位肾移植模型和颈部套管法异位肾移植模型共57对供受体。供受体采用BALB/c小鼠或C57BL/6小鼠;供受体均选用8~12周龄、体重20~25 g的雄性无特定病原级小鼠。总结和比较3种模型的技术特点和手术时间、并发症、病理学检查等术后早期指标。结果成功建立3种不同手术方式的小鼠肾移植模型。3组小鼠供肾热缺血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10 4),腹部缝合组的供体手术总时间与腹部套管组和颈部套管组比较最短[(18.3±3.6) min vs (26.2±4.7) min和(22.8±2.5) min;均P<0.000 1]。冷缺血时间比较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1),腹部套管组、颈部套管组及腹部缝合组分别为(88.8±6.7)、(60.8±4.1)及(43.3±5.0) min。受体由于吻合方式不同,颈部套管用时最短[(17.6±2.7) min],腹部套管用时最长[(38.8±5.4) min]。受体的总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1),腹部缝合组、颈部套管组及腹部套管组分别为(44.0±6.9)、(64.1±5.2)及(80.0±6.0) min。在并发症发生方面,32只腹部缝合组中6只发生术中出血,其中1只因为动脉内膜损伤出血,5只为血管开放后出血;6只小鼠发生输尿管并发症,包括输尿管膀胱吻合口狭窄、坏死以及肾盂积水;2只小鼠术后发生腹腔感染。腹部套管组未发生术中出血,但6只出现动脉轻度狭窄,5只静脉狭窄,4只动脉损伤,4只动脉血栓,2只输尿管并发症,没有小鼠在术后发生感染。在颈部套管组中,13只小鼠均未发生术中出血、动脉内膜损伤、动脉/静脉狭窄以及血栓,5只发生输尿管并发症,包括输尿管坏死和感染,是颈部套管组最主要的并发症。3组小鼠在移植后7 d肾功能保持稳定;苏木精-伊红和过碘酸希夫染色显示3种手术方式的移植物在急性排斥反应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3种术式均能成功建立小鼠肾移植模型,在近期移植物生存期和排斥反应方面未见明显差别。改良后的腹部缝合法以及腹部套管法在研究应用中各有优势,首创的小鼠颈部套管法异位肾移植模型的制备相对简单、小鼠创伤较小,可为异种移植、二次移植及局部淋巴引流探索等研究提供更多选择,但供肾摘取难度大,输尿管感染发生率高,远期存活还需更多模型验证。本研究为不同研究需求下选择小鼠肾移植模型的类型提供了重要借鉴意义。  
      关键词:小鼠;肾移植;套管法;缝合法   
      236
      |
      44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57512025 false
      发布时间:2024-05-31
    • 最新研究发现,6-羟基染料木素及其甲基化衍生物具有显著的抗缺氧活性,为缺氧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张朋朋,张洁,田贻婷,石志群,马慧萍,景临林
      2024, 49(2): 236-246. DOI: 10.11817/j.issn.1672-7347.2024.230228
      摘要:目的缺氧是一种常见的病理现象,通常由机体组织供氧不足或无法有效利用氧导致。羟基化及甲氧基化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显著的抗缺氧活性。本研究旨在探索6-羟基染料木素(6-hydroxygenistein,6-OHG)及其甲基化衍生物的合成方法和抗氧化与抗缺氧活性。方法以鹰嘴豆芽素A为原料,经甲基化反应、溴化反应、甲氧基化反应及去甲基化反应得到6-OHG及其4个甲基化衍生物[4',6,7-三甲氧基-5-羟基异黄酮(化合物3)、4',5,6,7-四甲氧基异黄酮(化合物4)、4',6-二甲氧基-5,7-二羟基异黄酮(化合物6)、4'-甲氧基-5,6,7-三羟基异黄酮(化合物7)]。采用氢-1核磁共振波谱法(1H-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1H-NMR)和质谱法(mass spectrometry,MS)表征产物结构;高压液相色谱法检测化合物的纯度;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清除实验检测化合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将PC12细胞分为正常组、缺氧模型组、芦丁组(1×10-9~1×10-5 mol/L),以及常氧和缺氧条件下的目标化合物组(1×10-9~1×10-5 mol/L),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ell counting kit-8,CCK-8)检测细胞活力,筛选得到抗缺氧活性优异的目标化合物及其最佳抗缺氧活性时的药物浓度。分别用抗缺氧活性优异的目标化合物、芦丁的最佳药物浓度处理PC12细胞后,在光镜下观察细胞形态,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凋亡率,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蛋白质表达水平。结果6-OHG及其4个甲基化衍生物的结构无误,纯度均>97%。当浓度为4 mmol/L时,化合物7和6-OHG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分别为81.16%和86.94%,均高于阳性对照芦丁,而化合物3、4、6的清除率均低于20%。与正常组相比,缺氧模型组的细胞活力显著下降(P<0.01);与缺氧模型组相比,化合物3、4、6对缺氧条件下的细胞活力无显著影响;在所有实验浓度下,6-OHG组的细胞活力均显著高于缺氧模型组(均P<0.05);在给药浓度为1×10-7或1×10-6 mol/L时,化合物7组的细胞活力显著高于缺氧模型组(均P<0.05)。6-OHG和化合物7的抗缺氧活性优异,最佳药物浓度分别为1×10-6和1×10-7 mol/L。采用6-OHG(1×10-6 mol/L)和化合物7(1×10-7 mol/L)处理PC12细胞后,与缺氧模型组相比,细胞损伤明显减轻,细胞凋亡率显著下降(P<0.01),HIF-1α和VEGF蛋白质的表达水平显著下调(均P<0.01)。结论优化后的合成路线可提高6-OHG的产率,通过甲基化和选择性去甲基化得到4个衍生物。6-OHG和其衍生物化合物7表现出优异的体外抗氧化和抗缺氧活性,该活性与其分子中存在的A环邻三酚羟基结构有关。  
      关键词:6-羟基染料木素;甲基化衍生物;化学合成;抗氧化;抗缺氧   
      52
      |
      8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57511771 false
      发布时间:2024-05-31
    • 最新研究显示,肺癌手术患者数量逐年增加,CT发现的纯磨玻璃密度及部分实性密度病变的比例增高,腺癌患者比例逐年上升,早期肺癌的比例越来越高,发现的肺癌更小、临床分期更早,从而使手术方式更趋向于微创。
      龙冰清,熊曾,刘书林,程远大,李敏,廖伟华
      2024, 49(2): 247-255. DOI: 10.11817/j.issn.1672-7347.2024.230412
      摘要:目的肺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高、生存率低,与癌症预防政策和人口构成相关的因素会影响癌症的发病率和诊疗方式。本研究旨在分析肺癌手术患者的临床信息、病理及影像特征,以期为肺癌的早期诊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至2019年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胸外科进行肺癌手术的2 05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临床信息、病理及影像学特征的变化。结果从2016年到2019年,每年患者数分别为280、376、524和878例;腺癌是最常见(68.1%)的病理类型,占比从2016年的55.5%增加至2019年的74.1%;ⅠA期肺癌占比从2016年的38.9%上升至2019年的62.3%;亚肺叶切除手术占比由2016年的1.8%增加至2019年的8.6%。2019年的淋巴结采样比例增加。与2016年相比,2019年术前CT发现的直径≤1 cm的结节发现率明显提高(2.0% vs 18.2%),直径>3 cm的肿块发现率降低(34.7% vs 18.3%);CT表现为纯磨玻璃密度及部分实性密度的病变比例由2.0%和16.6%上升至20.0%和37.3%,实性密度比例由81.4%下降至42.7%。结论肺癌手术患者数量逐年增加,CT发现的纯磨玻璃密度及部分实性密度病变的比例增高,腺癌患者比例逐年上升,早期肺癌的比例越来越高,发现的肺癌更小、临床分期更早,从而使手术方式更趋向于微创。  
      关键词:肺癌;肺结节;病理类型;影像学   
      52
      |
      9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57512124 false
      发布时间:2024-05-31
    • 在脓毒症治疗领域,研究团队建立了基于MIMIC-IV数据库的死亡风险预测模型,为早期识别高风险患者并及时干预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严丹阳,谢茜,付翔杰,徐道妙,李宁,姚润
      2024, 49(2): 256-265. DOI: 10.11817/j.issn.1672-7347.2024.230390
      摘要:目的鉴于脓毒症的高发病率和高病死率,早期识别高风险患者并及时干预至关重要,而现有死亡风险预测模型在操作、适用性和预测长期预后等方面均存在不足。本研究旨在探讨脓毒症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构建近期和远期死亡风险预测模型。方法从美国重症监护医学信息数据库IV(Medical Information Mart for Intensive Care-IV,MIMIC-IV)中选取符合脓毒症3.0诊断标准的人群,按7꞉3的比例随机分为建模组和验证组,分析患者的基线资料。采用单因素Cox回归分析和全子集回归确定脓毒症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并筛选出构建预测模型的变量。分别用时间依赖性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校准曲线和决策曲线评估模型的区分度、校准度和临床实用性。结果共纳入14 240例脓毒症患者,28 d和1年病死率分别为21.45%(3 054例)和36.50%(5 198例)。高龄、女性、高感染相关器官衰竭评分(sepsis-related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SOFA)、高简明急性生理学评分(simplified acute physiology score II,SAPS II)、心率快、呼吸频率快、脓毒症休克、充血性心力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肝脏疾病、肾脏疾病、糖尿病、恶性肿瘤、高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 count,WBC)、长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高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水平均为脓毒症死亡的危险因素(均P<0.05)。由PT、呼吸频率、体温、合并恶性肿瘤、合并肝脏疾病、脓毒症休克、SAPS II及年龄8个变量构建的模型,其28 d和1年生存的AUC分别为0.717(95% CI 0.710~0.724)和0.716(95% CI 0.707~0.725)。校准曲线和决策曲线表明该模型具有良好的校准度及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结论基于MIMIC-IV建立的脓毒症患者近期和远期死亡风险预测模型有较好的识别能力,对患者预后风险评估及干预治疗具有一定的临床参考意义。  
      关键词:脓毒症;近期和远期死亡;美国重症监护医学信息数据库IV;预后因素;预测模型   
      73
      |
      14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57511940 false
      发布时间:2024-05-31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的研究发现,高压力无创正压通气(HI-NPPV)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并严重II型呼吸衰竭,可显著降低病死率和气管插管率,为治疗提供新思路。
      姜锐,李雪娇,贺银虹,李彦霖,王晓龙
      2024, 49(2): 266-272. DOI: 10.11817/j.issn.1672-7347.2024.230329
      摘要:目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合并严重II型呼吸衰竭患者使用常规无创正压通气(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NPPV)通气失败的概率较高。本研究旨在探讨高压力NPPV(high intensity NPPV,HI-NPPV)治疗AECOPD合并严重II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3年7月至2023年7月因AECOPD伴严重II型呼吸衰竭(血气分析pH值≤7.25)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进行NPPV治疗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根据NPPV治疗过程中采用的吸气相气道正压(inspired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IPAP)将患者分为2组:NPPV组(IPAP<20 cmH2O,1 cmH2O=0.098 kPa)和HI-NPPV组(20 cmH2O≤IPAP<30 cmH2O)。NPPV组和HI-NPPV组分别纳入99和95例患者。通过倾向性得分匹配法(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PSM)进行数据配比,共匹配得到86对数据。比较2组的主要结局指标(病死率、气管插管率)及次要结局指标[血气分析的pH值、动脉血氧分压(arterial 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PaO2)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arterial 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PaCO2),不良反应率,住院时长]。结果NPPV组和HI-NPPV组的气管插管率分别为6.98%和1.16%,2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2,P<0.05);NPPV组和HI-NPPV组的病死率分别为23.26%和9.30%,2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64,P<0.01)。HI-NPPV组治疗后24、48 h的PaO2均高于NPPV组,PaCO2均低于NPPV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24、48 h,2组之间pH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2组在不良反应率、住院时长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HI-NPPV可通过迅速改善AECOPD合并严重II型呼吸衰竭患者的通气状态,从而降低病死率及插管率,本研究为AECOPD合并严重II型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严重II型呼吸衰竭;高压力无创正压通气   
      83
      |
      32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54048224 false
      发布时间:2024-05-31
    • 最新研究发现,V型折叠颏下皮瓣在修复口腔中小型缺损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与传统颏下皮瓣相比,V型折叠皮瓣设计灵活、制备简单、血供可靠,且能保护供区,有效维持颏部美观和避免功能障碍。这项研究为口腔黏膜病变患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卢若煌,邓浩斌,郭新程,戴捷,甘平平
      2024, 49(2): 273-278. DOI: 10.11817/j.issn.1672-7347.2024.230263
      摘要:目的口腔中小型缺损修复一直是一个难题,游离皮瓣和远位带蒂组织瓣难以满足临床需求,传统颏下皮瓣存在供区损伤风险。本研究旨在探讨V型折叠颏下皮瓣修复口腔中小型缺损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至2022年12月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口腔科收治的28例口腔黏膜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颏下皮瓣手术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V型折叠组(17例)和传统组(11例),V型折叠组采用V型折叠颏下皮瓣进行术后软组织修复,传统组采用传统颏下皮瓣进行修复,患者术后随访6~48个月。比较2组皮瓣存活情况、皮瓣修复时间以及皮瓣修复效果。结果2组皮瓣存活率、皮瓣大小、制瓣时间、修复手术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6个月,V型折叠组无抬头困难和下唇外翻,无皮肤“猫耳”畸形,疤痕隐藏于下颌骨下缘处,创面美观度、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传统组(均P<0.05)。结论V型折叠颏下皮瓣具有设计灵活、制备简单、血供可靠、保护供区等优点,可以有效维持颏部美观和避免功能障碍。  
      关键词:V型折叠颏下皮瓣;黏膜缺损;创面修复   
      42
      |
      8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57511772 false
      发布时间:2024-05-31
    • 最新研究发现,动脉阻塞性疾病患者血浆中骨形态发生蛋白-4(BMP4)水平升高,与炎症水平和血管损伤程度具有相关性。这一发现为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研究和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张文娟,胡敏,杨林,周志芳,陈若虹,刘朝阳
      2024, 49(2): 279-285. DOI: 10.11817/j.issn.1672-7347.2024.230264
      摘要:目的骨形态发生蛋白-4(bone morphogenentic protein-4,BMP4)在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的病理过程中具有重要调节作用,但相关的临床研究较少。本研究拟观察以AS为主要病理特点的动脉阻塞性疾病(arterial occlusive disease,ACD)患者血浆BMP4的表达情况,并分析血浆中BMP4与炎症因子和血管损伤标志物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共招募38名诊断为ACD的患者(ACD组)和38名体检志愿者(对照组),抽取ACD组患者术前和对照组体检时的静脉血,比较2组血常规指标的差异。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血浆中BMP4、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β、IL-10及血管内皮钙黏蛋白(vascular endothelial cadherin,VE-cadherin)的表达变化,并进一步分析BMP4与以上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CD组患者血常规结果表现为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1.63 (1.26,1.91) vs 3.43(2.16,6.61)]和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 to lymphocyte ratio,PLR;6.37(5.26,7.74) vs 15.79(7.97,20.53)]升高、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lymphocyte to monocyte ratio,LMR;5.67(4.41,7.14) vs 3.43(2.07,3.74)]下降(均P<0.05);ACD组患者血浆BMP4[581.26(389.85,735.64) pg/mL vs 653.97(510.95,890.43) pg/mL]、TNF-α[254.16(182.96,340.70) pg/mL vs 293.29(238.90,383.44) pg/mL]及内皮标志物VE-cadherin[1.54 (1.08,2.13) ng/mL vs 1.85 (1.30,2.54) ng/mL]的水平均显著升高,而抗炎因子IL-10的水平显著下降[175.89 (118.39,219.25) pg/mL vs 135.92(95.80,178.04) pg/mL](均P<0.05)。2组间促炎因子IL-1β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00.39(205.39,403.56) pg/mL vs 378.46 (243.20,448.69) pg/mL;P=0.09]。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血浆BMP4水平与促炎因子IL-1β(r=0.35)、TNF-α(r=0.31)以及内皮标志物VE-cadherin(r=0.47)呈正相关,与抗炎因子IL-10呈负相关(r=-0.37;均P<0.01)。结论ACD患者血浆BMP4的水平升高,且与患者的炎症水平和血管损伤程度具有相关性。  
      关键词:动脉阻塞性疾病;骨形态发生蛋白-4;炎症;血管损伤   
      57
      |
      9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57512134 false
      发布时间:2024-05-31

      综述

    • 最新研究发现,铁死亡在膀胱癌治疗中具有巨大潜力。铁死亡是一种由脂质过氧化和细胞膜损伤引起的铁依赖性细胞死亡,与细胞磷脂代谢异常、铁代谢异常、抗氧化和非抗氧化系统Xc-/谷胱甘肽/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的失调有关。铁死亡相关分子在膀胱癌的发生、发展、转移、耐药及免疫反应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有望成为治疗膀胱癌的新靶点。
      李瑞杰,宁艺萍,袁亚成,杨旭凯
      2024, 49(2): 286-295. DOI: 10.11817/j.issn.1672-7347.2024.230352
      摘要:膀胱癌(bladder cancer,BC)是泌尿系统三大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具有发病率高、易转移、治疗效果不佳、预后较差的特点,严重威胁着全人类的健康。肿瘤细胞表现出强烈的需铁现象,而铁超载会诱导细胞发生铁死亡,即一种由脂质过氧化和细胞膜损伤引起的铁依赖性细胞死亡。因此,铁死亡具有很强的抗肿瘤潜力。铁死亡的分子机制与细胞磷脂代谢异常、铁代谢异常、抗氧化和非抗氧化系统Xc-/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lutathione peroxidase 4,GPX4)的失调有关。铁死亡相关分子在BC的发生和发展、转移、耐药及免疫反应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有望成为治疗BC的靶点。  
      关键词:膀胱癌;铁死亡;脂质过氧化;磷脂代谢;铁代谢;Xc-/谷胱甘肽/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铁死亡相关分子   
      119
      |
      17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57512190 false
      发布时间:2024-05-31
    • 新型抗体偶联药物在癌症治疗领域取得显著进展,通过优化方法显著提高药物的稳定性、靶向性、疗效和安全性,有望在未来发挥重要作用。
      李雨凝,苏佳琳,谭树华,罗永忠,张乐蒙
      2024, 49(2): 296-304. DOI: 10.11817/j.issn.1672-7347.2024.230418
      摘要:传统抗体偶联药物(antibody drug conjugates,ADC)通过将单克隆抗体与细胞毒性药物相结合,实现对癌细胞的精准打击,但在稳定性、靶向性、疗效及安全性等方面依然存在诸多不足。新型ADC,如双特异性、位点特异性、双有效载荷和前药型ADC,通过同时结合2个不同抗原或表位、选择更稳定的连接子、与抗体特定氨基酸位点偶联、携带不同药物有效载荷以及采用前药策略等优化方法,在保留传统ADC作用特点的基础上,显著提高药物的稳定性、靶向性、疗效和安全性,能更好地满足临床治疗的需求。新型ADC可能会在未来的癌症治疗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探讨新型ADC在癌症治疗中的进展并分析其优势与挑战,可为开发抗癌策略提供理论支持,为药物研发提供方向。  
      关键词:抗体偶联药物;癌症;双特异性;位点特异性;双有效载荷;前药型   
      154
      |
      15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57512040 false
      发布时间:2024-05-31
    • 在口腔修复领域,即刻种植技术的研究进展为缩短疗程、提高美观效果提供了新方案。专家分析了影响种植体稳定性的因素,为术前评估和手术方案选择提供了参考。
      邵雯婷,张东
      2024, 49(2): 305-311. DOI: 10.11817/j.issn.1672-7347.2024.230244
      摘要:种植修复现已成为口腔修复领域研究的热点,对新材料和新技术的深入研究使即刻种植和即刻、早期负载得以运用,满足了患者对缩短种植修复疗程、获得更美观效果的需求。相比传统延期种植技术,目前临床医师对于即刻种植技术面临的挑战是如何维持或提高种植体初期和长期的稳定性,以提高即刻种植修复的成功率。种植体初期稳定性主要受种植体、患者自身状况、手术过程等多种因素共同影响。总结和分析即刻种植稳定性、骨愈合的影响因素及常用评价方法,可为后期即刻种植修复术前评估、手术方案和种植时机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种植体;稳定性;骨愈合;影响因素;评价方法   
      52
      |
      4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57511964 false
      发布时间:2024-05-31
    • 最新研究发现,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中约1/3合并骨质疏松,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共同危险因素包括炎症、免疫紊乱等,pSS治疗药物也是特有风险。加强宣教、OP筛查对改善患者骨代谢及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黄吴心蕊,田静,贺洁宇
      2024, 49(2): 312-318. DOI: 10.11817/j.issn.1672-7347.2024.230295
      摘要: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rimary Sjögren’s syndrome,pSS)是一种好发于中老年女性,以口干、眼干、疲劳、关节疼痛为主要临床特点的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研究表明约1/3的pSS患者合并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P),出现腰背疼痛,甚至骨折,严重影响pSS患者生活质量。pSS和OP的共同危险因素除年龄与性别外,还包括持续存在的炎症状态、免疫紊乱、肠道菌群失调、低维生素D水平、血脂异常和肌少症等,而pSS合并症(如肾小管性酸中毒、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以及pSS治疗药物(如糖皮质激素、甲氨蝶呤、环磷酰胺)是pSS合并OP特有的危险因素。在临床工作中应加强对pSS患者的宣教及健康引导,加强OP筛查等骨骼健康的管理。早期识别OP并及时进行干预治疗对改善pSS患者骨代谢及生活质量起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原发性干燥综合征;骨质疏松;危险因素   
      73
      |
      9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57512106 false
      发布时间:2024-05-31

      临床病例讨论

    • Reporting from the medical technology front, Xiangya Hospit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has made significant strides in hepatic lymphoepithelioma-like carcinoma (LELC) research. The hospital has successfully treated three patients with EBV-associated LEL-CC, marking a new direction for the accurat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this rare liver tumor.
      彭璐珊,彭先楚,段赛丽,张哲嘉
      2024, 49(2): 319-330. DOI: 10.11817/j.issn.1672-7347.2024.230298
      摘要:肝淋巴上皮瘤样癌(Lymphoepithelioma-like carcinoma,LELC)是一种极其罕见的恶性肿瘤,其特点是未分化的恶性上皮细胞及明显的淋巴浸润。肝LELC主要包括淋巴上皮瘤样肝细胞癌(lymphoepithelioma-like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LEL-HCC)和淋巴上皮瘤样肝内胆管癌(lymphoepithelioma-like 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LEL-CC)。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感染被认为是LELC癌变的重要因素。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自2005年以来共收治3例EBV相关LEL-CC患者,CT均提示肝脏肿块,经手术切除后,3例患者EBV编码的RNA(EBV-encoded RNA,EBER)和CK19表达均为阳性,病理学证实为EBV相关的LEL-CC。2例患者术后预后良好,1例患者术后接受相关免疫治疗及化学治疗。结合现有文献分析,笔者认为可将肝LELC纳入肝肿瘤的分类,这将为肝LELC的精准诊断及治疗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淋巴上皮瘤样癌;淋巴上皮瘤样肝内胆管癌;肝细胞癌;EB病毒   
      61
      |
      14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57512188 false
      发布时间:2024-05-3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