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刊期

    2024 49 1

      三叉神经痛专题

    • 2024, 49(1)
        
      42
      |
      15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55776736 false
      发布时间:2024-04-29
    • 2024, 49(1)
        
      15
      |
      13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55776732 false
      发布时间:2024-04-29
    • 2024, 49(1)
        
      16
      |
      12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55776734 false
      发布时间:2024-04-29
    • 一项关于脑桥前池药物输注技术的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针对传统鞘内镇痛方法对头面部难治性疼痛的局限性,该技术应用指南的制定旨在推广和规范经脊柱椎间隙穿刺蛛网膜下腔脑桥前池置管药物输注技术的安全应用。通过改良德尔菲法,工作小组邀请了10名专家进行多轮电子邮件函询和现场会议讨论,就技术原理、适应证和禁忌证、患者准备、手术规范、药物选择和剂量衔接、术后镇痛管理和并发症防治等7个议题达成一致意见。研究结果表明,脑桥前池药物输注技术具有微创、安全、有效的优点,适用于头面部难治性疼痛患者。该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减轻长期受疼痛困扰的患者的痛苦,还能帮助部分患者保持生活质量和生命尊严。这一重要研究成果为头面部难治性疼痛的治疗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值得在国内外相关专业领域推广和规范应用。随着该技术的进一步研究和完善,相信将为更多患者带来福音。
      李欣宁,王亚平,邹定全,张伟,李欣,贺佩瑶,周浩宬,杨彤飚,朱钧,洪波,张宇,肖艳英
      2024, 49(1): 1-10. DOI: 10.11817/j.issn.1672-7347.2024.230597
      摘要:目的鞘内镇痛药物的分布特点和目前置管技术的限制使传统的鞘内镇痛方法对头面部难治性疼痛无法发挥作用。本技术应用指南的制订旨在促进经脊柱椎间隙穿刺蛛网膜下腔脑桥前池置管药物输注技术的推广和规范、安全应用。方法工作小组采用改良德尔菲法,邀请本技术领域的10名专家对脑桥前池药物输注技术的相关议题进行3轮电子邮件函询及3轮现场会议讨论。结果针对脑桥前池药物输注技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在技术原理、适应证和禁忌证、患者准备、脑桥前池置管手术规范、镇痛药物选择和剂量衔接、术后镇痛管理和并发症防治共7个议题形成一致意见(同意率≥80%)。结论脑桥前池药物输注镇痛技术应用于头面部难治性疼痛患者具有微创、安全、有效的优点,既可减轻长期罹受疼痛患者的痛苦,也能帮助一些患者保持人生最后一程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尊严,值得在国内外相关专业领域推广和规范应用。  
      关键词:鞘内药物输注;脑桥前池;癌性疼痛;神经病理性疼痛;难治性疼痛;头面部疼痛;改良德尔菲法   
      2003
      |
      54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54273938 false
      发布时间:2024-04-25
    • 在神经科学领域,三叉神经痛(TN)的治疗一直是研究焦点。一项新研究在探索TN治疗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研究者通过建立大鼠慢性压迫性损伤模型,观察了不同剂量卡马西平(CBZ)处理对TN大鼠三叉神经节和血清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的影响。研究发现,CBZ处理能够显著抑制TN大鼠三叉神经节中BDNF及其受体TrkB的表达,降低血清中BDNF水平以及ERK信号通路的磷酸化水平。这一发现不仅为TN的治疗提供了新的策略,也进一步揭示了BDNF在TN发病机制中的重要角色。值得一提的是,该研究还发现血清中BDNF水平与TN大鼠的机械痛阈呈负相关,这提示我们血清中BDNF水平或许可以作为诊断TN和评估预后的重要指标。这一发现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有望为TN的诊断和治疗带来新的突破。总体而言,这项研究不仅为我们揭示了CBZ治疗TN的新机制,还为未来的TN研究和治疗提供了重要的参考。相信随着这一领域的深入研究,我们将会找到更多有效的TN治疗方法,为患者带来福音。
      宋玉丰,周敏,熊嘉文,黄若瑜,沈文浩,占婷,谢玉婷,高云,熊伟
      2024, 49(1): 11-20. DOI: 10.11817/j.issn.1672-7347.2024.230278
      摘要:目的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 neuralgia,TN)是一种严重的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主要影响三叉神经分布区域,临床治疗效果不佳。TN的治疗方法众多,但目前临床上主要是通过服用卡马西平(carbamazepine,CBZ)来抑制疼痛。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和慢性痛密切相关。本研究通过慢性压迫性损伤眶下神经(chronic constriction injury of the infraorbital nerve,ION-CCI)大鼠模型观察CBZ处理对TN大鼠三叉神经节(trigeminal ganglion,TG)和血清中BDNF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雄性SD大鼠ION-CCI模型,并将其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TN组、TN+低剂量(20 mg/kg)CBZ处理组、TN+中剂量(40 mg/kg)CBZ处理组、TN+高剂量(80 mg/kg)CBZ处理组。在手术前后定时测量各组大鼠的面部机械痛阈(mechanical pain threshold)。使用实时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测定各组大鼠TG中BDNF及酪氨酸激酶受体B(tyrosine kinase receptor B,TrkB)的mRNA含量,免疫荧光技术观察各组大鼠TG中BDNF蛋白质在神经元上的表达情况,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各组大鼠TG中BDNF、TrkB、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xtracellular regulated protein kinases,ERK)及磷酸化的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phospho-extracellular regulated protein kinases,p-ERK)的蛋白质表达变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BDNF的表达变化。结果行为学检测结果表明:手术前,各组大鼠右侧面部感觉区域的机械痛阈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第3天开始,TN组大鼠机械痛阈与sham组相比均明显降低(均P<0.01),TN+80 mg/kg CBZ处理组、TN+40 mg/kg CBZ处理组和TN+20 mg/kg CBZ处理组与TN组相比均升高(均P<0.05)。实时聚合酶链反应和蛋白质印迹法结果显示:TN组大鼠TG中的BDNF、TrkB的 mRNA及蛋白质表达量均较sham组升高(均P<0.05),TN+20 mg/kg CBZ处理组、TN+40 mg/kg CBZ处理组、TN+80 mg/kg CBZ处理组均较TN组降低(均P<0.05);与TN组相比,TN+20 mg/kg CBZ处理组、TN+40 mg/kg CBZ处理组、TN+80 mg/kg CBZ处理组大鼠TG中的p-ERK水平均显著降低(均P<0.05)。免疫荧光双标结果表明:TN组TG中的BDNF和神经元特异性核蛋白(neuron-specific nuclear protein,NeuN)主要共表达在神经元上,与sham组比较BDNF和NeuN水平升高(P<0.05),TN+20 mg/kg CBZ处理组、TN+40 mg/kg CBZ处理组、TN+80 mg/kg CBZ处理组与TN组大鼠比较二者表达均降低(均P<0.05)。ELISA检测结果显示:TN组大鼠血清中BDNF的水平较sham组显著升高(P<0.05),TN+20 mg/kg CBZ处理组、TN+40 mg/kg CBZ处理组、TN+80 mg/kg CBZ处理组均较TN组大鼠降低(均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血清中BDNF水平与机械痛阈呈负相关(r=-0.650,P<0.01)。结论CBZ处理可以抑制TN大鼠TG中BDNF及其受体TrkB的表达,降低TN大鼠血清中BDNF水平及ERK信号通路磷酸化水平,进而抑制TN。可以考虑将血清中BDNF水平作为诊断TN和评估预后的指标。  
      关键词:三叉神经痛;三叉神经节;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酪氨酸激酶受体B;卡马西平   
      229
      |
      38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54273866 false
      发布时间:2024-04-25
    • 有关三叉神经痛的研究取得了新进展。科学家们通过建立三叉神经痛大鼠模型,深入观察了延髓背角A1型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的活化情况,并探讨了其在中枢敏化机制中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在ION-CCI组大鼠中,机械痛阈和热敏潜伏期均明显降低,同时延髓背角出现了大量GFAP表达阳性的星形胶质细胞。此外,GFAP和C3/S100A10在延髓背角星形胶质细胞中共定位,且ION-CCI组C3的荧光强度和蛋白质表达均明显增加。为了进一步研究星形胶质细胞激活与中枢敏化之间的关系,科学家们还进行了原代星形胶质细胞培养实验。他们发现,DHK组C3蛋白质表达水平明显下调,而在高钾刺激下,空白对照组的钙荧光峰值和钙荧光升高幅度均高于DHK组。这一研究不仅为我们深入理解三叉神经痛的发病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未来的治疗和药物研发提供了新的思路。
      罗骁,万通,丁卓峰,侯新冉,王健,郭曲练,宋宗斌
      2024, 49(1): 21-28. DOI: 10.11817/j.issn.1672-7347.2024.230303
      摘要:目的星形胶质细胞激活是慢性疼痛中的重要环节,本研究旨在观察三叉神经痛大鼠模型中延髓背角A1型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活化情况,并探究其引起中枢敏化的机制。方法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和眶下神经慢性缩窄性损伤(chronic constriction injury of infraorbital nerve,ION-CCI)组。分别于造模前1 d及造模后第1、3、7、10、14天进行大鼠面部机械痛阈、热敏潜伏期测定。疼痛行为学检测完成后,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大鼠延髓背角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的表达,对GFAP、补体3(complement 3,C3)/S100A10、4’, 6-二脒基-2-苯基吲哚(4’, 6-diamidino-2-phenylindole,DAPI)进行免疫荧光共定位分析。取原代星形胶质细胞培养,并将其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和二氢红藻氨酸(dihydrokainic acid,DHK)组。DHK组加入1 mmol/L的星形胶质细胞激活抑制剂DHK,使用钙离子荧光探针Fura-2/AM对2组细胞进行钙荧光染色,连续观察高钾刺激下2组细胞的钙波活动差异。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C3的蛋白质表达水平。结果ION-CCI组大鼠机械痛阈和热敏潜伏期均明显低于sham组(均P<0.05)。ION-CCI组延髓背角存在大量GFAP表达阳性的星形胶质细胞,GFAP荧光强度明显强于sham组(P<0.05)。GFAP和C3/S100A10共定位于延髓背角星形胶质细胞。与sham组比较,ION-CCI组C3的荧光强度和蛋白质表达均明显增加(均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DHK组C3蛋白质表达水平明显下调(P<0.05)。在第60秒给予高钾刺激后,空白对照组和DHK组的钙荧光强度均明显增加,且空白对照组的钙荧光峰值和钙荧光升高幅度均高于DHK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三叉神经痛模型大鼠延髓背角A1型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明显增多,其可能通过影响钙波活动参与三叉神经痛的中枢敏化。  
      关键词:三叉神经痛;A1型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延髓背角;钙波   
      166
      |
      37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54273456 false
      发布时间:2024-04-25
    • 有关三叉神经痛(TN)治疗的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科研团队在神经病理性疼痛领域进行了深入探索,通过建立TN模型并研究电压门控性钾通道(Kv)与微RNA(miR)的关系,为TN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研究团队采用铬肠线慢性缩窄性眶下远端神经损伤法构建了TN大鼠模型,并通过脑立体定位注射方法,对大鼠三叉神经节(TG)中的Kv1.1和miR-21-5p进行了调控。结果显示,TN大鼠术后面部机械痛阈值显著降低,TG中Kv1.1表达下调,而miR-21-5p表达上调。进一步的研究发现,miR-21-5p可以直接影响Kv1.1的表达,从而调控神经元兴奋性。这项研究不仅揭示了Kv1.1和miR-21-5p在TN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还为TN的治疗提供了潜在靶点。通过调控miR-21-5p的表达,有望为TN患者带来更有效的治疗方法。这一研究成果为神经病理性疼痛领域的研究开辟了新的方向,为TN治疗体系的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周雪雯,郭刚文,余珊子,胡蓉
      2024, 49(1): 29-39. DOI: 10.11817/j.issn.1672-7347.2024.230273
      摘要:目的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 neuralgia,TN)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神经病理性疼痛。电压门控性钾通道(voltage-gated potassium channel,Kv)已被证实参与TN的发生、发展,但具体机制仍不明确。微RNA(microRNA,miR)可通过调节三叉神经节(trigeminal ganglion,TG)上Kv通道的表达及神经元兴奋性,参与神经病理性疼痛。本研究旨在探索TN模型中TG上Kv1.1和miR-21-5p的关系,评估miR-21-5p是否对Kv1.1有调控作用,为TN的治疗提供新的靶点。方法将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6组:1)假手术组(sham组,n=12),大鼠仅在术侧切口缝合,不结扎神经;2)Sham+agomir NC组(n=6),sham大鼠通过脑立体定位注射方法于术侧TG微量注射agomir NC;3)Sham+miR-21-5p agomir 组(n=6),sham大鼠通过脑立体定位注射方法于术侧TG微量注射miR-21-5p agomir;4)TN组(n=12),采用铬肠线慢性缩窄性眶下远端神经损伤(chronic constriction injury of the distal infraorbital nerve,dIoN-CCI)法构建TN大鼠模型;5)TN+antagomir NC组(n=6),TN大鼠通过脑立体定位注射方法于术侧TG微量注射antagomir NC;6)TN+miR-21-5p antagomir组(n=6),TN大鼠通过脑立体定位注射方法于术侧TG微量注射miR-21-5p antagomir。检测术后各组大鼠面部机械痛阈变化。采用蛋白质印迹法和实时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术后大鼠术侧TG中Kv1.1和miR-21-5p的表达情况。利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确定Kv1.1和miR-21-5p是否存在靶标关系,即miR-21-5p是否可以直接影响KCNA1的3'端非翻译区(3'-untranslated region,3'-UTR)。通过免疫荧光法测定,对脑立体定位注射的效果进行评价,随后分别将miR-21-5p的类似物(agomir)和agomir NC通过脑立体定位仪注射至sham组大鼠TG内,使miR-21-5p过表达;向TN组大鼠TG内分别注射miR-21-5p的抑制剂(antagomir)和antagomir NC,抑制miR-21-5p表达。观察给药前后大鼠行为学变化,检测干预后大鼠TG内miR-21-5p和Kv1.1表达的变化。结果与基础痛阈值相比,TN组大鼠在术后第5至15天,面部机械痛阈值显著降低(P<0.05),sham组大鼠面部机械痛阈值稳定在正常水平,证明dIoN-CCI模型构建成功。与sham组相比,TN组TG中Kv1.1 mRNA和蛋白质表达均下调(均P<0.05),miR-21-5p的表达上调 (P<0.05)。双荧光素酶报告结果显示:与转染mimic NC和野生型KCNA1(KCNA1 WT)组相比,共转染6 nmol/L或 20 nmol/L的rno-miR-21-5p mimics的KCNA1 WT组的荧光素酶活性显著降低(P<0.001);与6 nmol/L rno-miR-21-5p mimics共转染组相比,较大剂量(20 nmol/L)的rno-miR-21-5p mimics共转染组的荧光素酶相对活性显著降低(P<0.001)。免疫荧光法结果显示通过脑立体定位可以将药物准确注入TG。TN组抑制miR-21-5p表达后,大鼠面部机械痛阈升高,TG中Kv1.1 mRNA及蛋白质的表达水平升高;sham组过表达miR-21-5p后,大鼠面部机械痛阈降低,TG中Kv1.1 mRNA及蛋白质的表达降低。结论Kv1.1和miR-21-5p均参与TN的发生、发展,miR-21-5p可以通过结合KCNA1 3'-UTR来调控Kv1.1的表达,进而影响TN。  
      关键词:电压门控性钾通道;miR-21-5p;三叉神经痛;三叉神经节   
      273
      |
      31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54273812 false
      发布时间:2024-04-25
    • 在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治疗方案中,经皮球囊压迫术与射频热凝术是两种常见的微创介入治疗方法。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疼痛科的研究团队,近期对这两种方法进行了深入的对比分析。该研究团队回顾性分析了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共103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这些患者首次接受经皮球囊压迫术治疗的49例,射频热凝术后疼痛复发再接受经皮球囊压迫术治疗的54例。研究发现,在首次介入治疗时,选择经皮球囊压迫术的患者在术后疼痛评分、疼痛复发情况等方面均优于射频热凝术后疼痛复发再选择经皮球囊压迫术的患者。这一发现不仅为患者提供了更科学、精准的治疗方案,同时也为三叉神经痛的治疗领域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研究方向。这一研究成果无疑将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治疗带来新的突破。
      张鸿昊,蒋宗滨,吕旌,赵鹏,岳侃,何睿林
      2024, 49(1): 40-46. DOI: 10.11817/j.issn.1672-7347.2024.230270
      摘要:目的三叉神经痛有多种微创介入治疗方式,各种方法的疗效不同,对于首选治疗方案仍有争议。本研究旨在比较原发性三叉神经痛(primary trigeminal neuralgia,PTN)患者首次接受经皮球囊压迫术(percutaneous balloon compression,PBC)介入治疗和射频热凝术(radiofrequency thermocoagulation,RT)治疗后疼痛复发再接受PBC在治疗效果等方面的差异,以期为患者提供更科学、精准的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疼痛科收治的103例PTN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首次接受PBC治疗的患者49例(PBC组),RT术后疼痛复发接受PBC治疗的患者54例(RT+PBC组)。比较2组患者术前疼痛评分,术中卵圆孔形态、卵圆孔面积、球囊容积、压迫时长,术后第1天(T1)、第7天(T2)、第14天(T3)、1个月(T4)、3个月(T5)、1年(T6)各时间点的疼痛评分及疼痛复发情况等的差异,并分析术后复发情况与疼痛评分的相关性。结果2组间一般资料、术前疼痛评分、卵圆孔形态、卵圆孔面积、T1~T3疼痛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RT+PBC组比较,PBC组球囊充盈容积较小,T4~T6的疼痛评分较低,疼痛复发例数较少(均P<0.05),疼痛复发情况与T2~T6的疼痛评分均呈正相关(分别r=0.306、0.482、0.831、0.876、0.887,均P<0.01)。结论PTN患者首次介入治疗建议选择PBC,在治疗效果和疼痛复发情况等方面均优于RT治疗后疼痛复发再选择PBC治疗。  
      关键词:经皮球囊压迫术;射频热凝术;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治疗效果;疼痛复发   
      154
      |
      45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54273661 false
      发布时间:2024-04-25
    • 有关三叉神经痛(TN)的动物模型研究进展受到了广泛关注。三叉神经痛是一种被称为“天下第一痛”的口面部神经病理性疼痛,其特点为反复发作、骤发、骤停,呈电击样痛或刺痛,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然而,目前尚未能建立一种公认的能完全模拟TN发病过程的动物模型。为了深入了解TN的发病机制,国内外研究者已经建立了多种模拟TN发病特点的动物模型,包括三叉神经根或三叉神经节慢性压迫模型、周围神经慢性损伤疼痛模型、外周炎性痛模型、中枢致痛模型等。这些模型在动物品系、材料与操作方法、效果观察等方面各有特点,为研究TN提供了重要手段。未来,仍需开发更符合人类TN特点的动物模型,以推动TN的基础及转化医学研究。期待在这一领域取得更多突破,为患者带来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彭静仪,李宜航,李正弈棋,邹望远
      2024, 49(1): 47-53. DOI: 10.11817/j.issn.1672-7347.2024.230279
      摘要: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 neuralgia,TN)是一种口面部神经病理性疼痛,被称为“天下第一痛”,特点是反复发作、骤发、骤停,呈电击样痛或刺痛。TN可由面部或口内的非伤害性刺激诱发,包括日常生活中的说话、洗脸、咀嚼、刷牙等动作,这严重降低了TN患者的生活质量。TN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前认为TN的发生与发展可能与三叉神经根进入区的微血管压迫有关。此外,周围神经的损伤也可能引起口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的神经病理性疼痛。基于目前有关TN潜在病因的假说,已有多种模拟TN发病特点的动物模型,包括三叉神经根或三叉神经节慢性压迫模型、周围神经慢性损伤疼痛模型、外周炎性痛模型、中枢致痛模型等。然而,国内外尚未能建立一种公认的能完全模拟TN发病过程的动物模型。选择合适的动物模型对于TN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有必要对TN动物模型在动物品系、材料与操作方法、效果观察等方面的特点进行探讨,以提供TN动物模型研究进展的相关信息。未来有待开发更符合人类TN特点的动物模型,以期助力TN的基础及转化医学研究。  
      关键词:三叉神经痛;神经病理性疼痛;动物模型   
      664
      |
      55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54273457 false
      发布时间:2024-04-25
    •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神经外科成功收治一例罕见的脑干梗死后继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患者为44岁男性,经过运动皮层电刺激治疗后,初期效果尚可,但一周后治疗效果不佳。这一案例再次凸显了该类疾病治疗的复杂性,其治疗方式的选择仍需要长期的观察和探索。这一研究不仅为临床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也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对于深入了解脑干梗死后继发性三叉神经痛的发生机制和治疗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付仕宇,杨治权
      2024, 49(1): 54-57. DOI: 10.11817/j.issn.1672-7347.2024.230233
      摘要:脑干梗死后继发性三叉神经痛较为罕见,报道甚少。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神经外科收治1例脑干梗死后继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患者。患者为44岁男性,入院后行运动皮层电刺激治疗,术后前1周治疗效果尚可,但1周后治疗效果不佳。该疾病较为罕见,其临床治疗方式的选择还需长期观察。  
      关键词:脑干梗死;三叉神经痛;运动皮层电刺激   
      113
      |
      36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54273486 false
      发布时间:2024-04-25

      论著

    • 胶质母细胞瘤和脑转移瘤的鉴别诊断成为研究热点。传统的磁共振成像方法在这方面存在局限,而深度学习技术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专家团队应用深度学习技术,成功提取了放射组学特征,为初诊胶质母细胞瘤和单发性脑转移瘤的术前准确分类提供了有力支持。该研究回顾性分析了大量患者的头颅MRI数据,通过多模态数据融合,不仅提高了分类准确性,还深入探讨了不同模态特征之间的共享和互补关系。结果显示,多模态融合模型在区分胶质母细胞瘤和脑转移瘤方面表现出色,各项评价指标均达到高水平。这项研究不仅为恶性脑肿瘤的鉴别诊断提供了新的方法,也为深度学习在医学影像分析领域的应用开辟了新的方向。专家团队的创新方法和显著成果,为未来的医学影像分析和脑肿瘤诊断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
      申珊珊,李春泉,范耀华,卢山富,颜子夜,刘虎,周海航,张子健
      2024, 49(1): 58-67. DOI: 10.11817/j.issn.1672-7347.2024.230248
      摘要:目的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GBM)和脑转移瘤(brain metastases,BMs)是成人中常见的恶性脑肿瘤,目前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是筛查和评估脑肿瘤预后的常用方法,但其鉴别诊断GBM和BMs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有限。近年来,深度神经网络在诊断分类和创建临床决策支持系统方面显示出极大的潜力。本研究旨在应用深度学习技术提取的放射组学特征,探讨其在初诊GBM和单发性脑转移瘤(solitary brain metastases,SBMs)术前准确分类中的可行性,进一步探索基于多模态数据融合对分类任务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组织病理或临床诊断证实的135例初诊GBM患者和73例SBMs患者的头颅MRI序列数据。首先,选择结构性T1加权、T1C加权和T2加权作为整个模型的3个输入,在配准后的3种模态MR图像上人工勾画感兴趣区域(regions of interest,ROI),并获取多模态放射组学特征,使用基于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的特征选择方法降低维度,进一步分析每个特征的重要性。然后,通过对比解纠缠的方法寻找不同模态特征之间的共享特征和互补特征。最后,通过融合不同模态的2种特征,预测每个样本对GBM和SBMs的响应。结果应用机器学习和本文提出的多模态融合方法的放射组学特征对GBM和SBMs有较好的区分能力。相较于单模态数据,应用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Logistic回归、RF、自适应增强(adaptive boosting,AdaBoost)、梯度提升决策树(gradient boosting decision tree,GBDT)机器学习算法的多模态融合模型均取得了较大提升,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别为0.974、0.978、0.943、0.938、0.947。本研究的对比解纠缠多模态MR融合方法表现更好,测试集上AUC、准确度(accuracy,ACC)、灵敏度(sensitivity,SEN)、特异度(specificity,SPE)分别为0.985、0.984、0.900、0.990。相较于其他多模态融合方法,本研究方法的AUC、ACC和SEN均呈现出最好的性能表现。验证本研究各模块组件作用的消融实验中,同时使用3种损失函数后,AUC、ACC和SEN分别提升了1.6%、10.9%和15.0%。结论基于深度学习的对比解纠缠多模态MR放射组学特征融合技术有助于提高GBM和SBMs的分类准确性。  
      关键词:胶质母细胞瘤;单发性脑转移瘤;深度学习;多模态数据;解纠缠   
      128
      |
      44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54273759 false
      发布时间:2024-04-25
    • 偏头痛与震颤之间的关联性在最新研究中得到了进一步证实。该研究回顾分析了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2022年6月至2023年10月间的217例偏头痛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一系列评估工具,深入探讨了偏头痛伴发震颤患者的临床和电生理特征。研究结果显示,伴有震颤的偏头痛患者在病程、头痛持续时间、头痛发作频率、疼痛程度以及焦虑和抑郁状况等方面,均较无震颤的偏头痛患者更为严重。此外,肌电图检查显示,所有伴有震颤的偏头痛患者均存在上肢震颤,以姿势性震颤为主。这一发现为理解偏头痛与震颤之间的关联提供了新的视角,并提示我们体育锻炼、病程、头痛持续时间、发作频率、疼痛程度以及心理健康状况等因素可能是偏头痛患者伴发震颤的重要危险因素。这一研究不仅加深了我们对偏头痛与震颤关系的认识,还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重要参考。
      傅增辉,金艳,林再红,姜岩,杜姝,刘晶,张广萍,刘旸,于绘丽
      2024, 49(1): 68-74. DOI: 10.11817/j.issn.1672-7347.2024.230252
      摘要:目的偏头痛与震颤有部分基因突变位点相同,临床研究也证实二者具有关联性。本研究探讨偏头痛伴发震颤患者的临床及电生理特征,并分析震颤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6月至2023年10月就诊于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的217例偏头痛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临床震颤评定量表(Clinical Rating Scale for Tremor,CRST)、数字分级评分法(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广泛性焦虑量表-7(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7,GAD-7)和患者健康问卷-9(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ire-9,PHQ-9)分别对患者的震颤症状、头痛程度、焦虑和抑郁状况进行评估。患者均接受常规头颅MR扫描和肌电图检查。根据肌电图结果将患者分为伴有震颤的偏头痛组和无震颤的偏头痛组。结果伴有震颤的偏头痛组、无震颤的偏头痛组分别纳入52例(23.96%)、165例(76.04%)患者。与无震颤的偏头痛组相比,伴有震颤的偏头痛组有更长的病程和头痛持续时间,更高的头痛发作频率、NRS评分、GAD-7评分和PHQ-9评分,更少的每周体育锻炼次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患者在是否有先兆头痛和是否伴有脑白质高信号(white matter hyperintensities,WMHs)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CRST评估结果显示:在217例偏头痛患者中,有39例(17.97%)伴有震颤。肌电图结果显示:52例伴有震颤的偏头痛患者均存在上肢震颤,其中姿势性震颤的偏头痛患者28例、静止性震颤的偏头痛患者24例。与静止性震颤的偏头痛患者相比,姿势性震颤的偏头痛患者的平均频率、峰值频率和头痛发作频率均较低(均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体育锻炼频次、病程、头痛持续时间、头痛发作频率、NRS评分、GAD-7评分和PHQ-9评分是偏头痛患者伴发震颤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偏头痛患者出现的震颤以上肢姿势性震颤为主。体育锻炼次数少、病程长、头痛持续时间长、头痛发作频繁、头痛严重、焦虑和抑郁是偏头痛患者伴发震颤的危险因素。  
      关键词:偏头痛;震颤;焦虑;抑郁;肌电图   
      112
      |
      42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54273460 false
      发布时间:2024-04-25
    • 随着对补体失调研究的不断深入,C3沉积为主的肾小球肾炎逐渐受到关注。这一病症的病理类型多样,各类型间的症状及预后差异显著,给诊断带来了一定的挑战。为此,研究团队对52例C3沉积为主的肾小球肾炎患者进行了回顾性研究,以分析各病理类型的临床、病理及预后特点。研究团队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和病理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感染后肾小球肾炎(PIGN)组和非感染后肾小球肾炎(N-PIGN)组。结果显示,PIGN组在活检时的血清肌酐值和补体C3值均较低,且病理慢性化病变程度较轻。而在N-PIGN亚组分析中,C3复合沉积组的患者血清肌酐值和24小时尿蛋白值均较高。此外,研究还发现,PIGN组的预后明显好于N-PIGN组,C3独立沉积组的预后也优于C3复合沉积组。这些发现为C3沉积为主的肾小球肾炎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视角。总之,C3沉积为主的肾小球肾炎涵盖了多种病理类型,其诊断和治疗需综合考虑多种因素。荧光显微镜下经典补体C1q的沉积可能提示肾预后不良,因此,加强相关诊治与随访对于提高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魏瑾莹,黄瑶,袁曙光,陈晓君,符晓,李峥,李瑛,孙林,刘虹,朱雪婧
      2024, 49(1): 75-83. DOI: 10.11817/j.issn.1672-7347.2024.230328
      摘要:目的随着对补体失调研究的深入,以C3沉积为主的肾小球肾炎日益受到关注,其病理类型多样,且病理类型间症状及预后差异具有异质性。为避免误诊及漏诊,本研究分析不同病理类型C3沉积为主的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病理及预后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2013年6月至2022年10月行肾活检诊断为以C3沉积为主肾小球肾炎患者的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根据临床表现以及病理检查结果分为感染后肾小球肾炎(post-infectious glomerulonephritis,PIGN)组(n=15)和非感染后肾小球肾炎(non-post-infectious glomerulonephritis,N-PIGN)组(n=37)。进一步行N-PIGN亚组分析,分为C3独立沉积组(n=16)与C3复合沉积组(n=21),或C3肾病(C3 glomerulopathy,C3G)组(n=27)与非C3肾病(N-C3G)组(n=10)。结果PIGN组相较于N-PIGN组,活检时血清肌酐值更低(84.60 μmol/L vs 179.62 μmol/L,P=0.001),补体C3值更低(0.36 g/L vs 0.74 g/L,P<0.001),病理慢性化病变程度更轻。在N-PIGN亚组分析中,C3复合沉积组较C3独立沉积组血清肌酐值更高(235.30 μmol/L vs 106.70 μmol/L,P=0.004),24 h尿蛋白值更高(4 025.62 mg vs 1 981.11 mg,P=0.037)。PIGN组的预后好于N-PIGN组(P=0.049),C3独立沉积组的预后好于C3复合沉积组(P=0.017),C3G组的预后好于N-C3G (P=0.018)。结论C3沉积为主的肾小球肾炎涵盖多种病理类型,诊断C3G前需先排除PIGN,但对于非典型PIGN患者仍需要警惕C3G叠加或者相互转化;此外,荧光显微镜下经典补体C1q的沉积可能提示肾预后不良,应加强相关诊治与随访。  
      关键词:C3沉积为主的肾小球肾炎;C3肾病;感染后肾小球肾炎;肾脏病理   
      169
      |
      45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54273459 false
      发布时间:2024-04-25
    • 眼科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专家深入探索了青光眼发病机制。通过建立慢性眼内高压模型,研究团队比较了巩膜周边缝合与激光烧蚀两种方法在眼压升高程度、持续时间,视网膜及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状态,以及神经元微观结构变化等方面的差异。研究发现,两种方法均可导致RGCs减少,并伴随着caspase-3表达增加,线粒体形态也发生碎片化改变。然而,相较于激光烧蚀,巩膜周边缝合引起的视网膜结构病理变化较为轻微。这一结果为青光眼发病机制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青光眼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了实验依据。值得注意的是,巩膜周边缝合法在设备和技术需求上相对较低,为青光眼模型的建立提供了更简便的途径。
      王俊,李悦,曾文杰,姜文敏
      2024, 49(1): 84-94. DOI: 10.11817/j.issn.1672-7347.2024.230112
      摘要:目的青光眼是一种多因素相关的视神经病变,致盲率高,其发病机制复杂,目前尚未明确。高眼压是目前唯一可调控的、与青光眼的发病密切相关的危险因素。本研究通过运用环角膜缘缝合与小梁网联合巩膜静脉激光光凝2种不同的方法建立慢性高眼压大鼠模型,比较2种模型的眼压升高程度和高眼压持续时间,视网膜形态损伤和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etinal ganglion cells,RGCs)损伤程度,以及超微结构改变等。方法建立2种慢性高眼压模型,分为环角膜缘缝合组(缝合组,用10/0尼龙线沿角巩膜缘缝合)和激光光凝组(激光组,激光灼烧小梁网联合巩膜外静脉),并以其对侧眼作为对照组。观察并定期规律监测2组大鼠的眼压变化。采用大鼠视网膜切片HE染色观察2种慢性高眼压模型对视网膜和视神经病理学的影响,透射电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TEM)观察慢性高眼压模型超微结构中线粒体形态的变化,大鼠视网膜铺片Brn3b抗体免疫荧光染色特异性标记RGCs并计数,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的表达以明确RGCs的凋亡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缝合组与激光组大鼠眼压均明显升高(均P<0.05),其中缝合组的眼压最高升高1.5倍,眼压显著升高持续8周;激光组的眼压最高达对照组的2倍,持续12周。2组都会导致RGCs丢失,与Brn3b染色的结果相符,2组caspase-3表达水平均升高(均P<0.05)。而在TEM下,2组RGCs中的线粒体形态均变为碎片化,从正常的长条形变小、变圆。与激光组相比,缝合组视网膜形态学的病理变化较轻微。结论环角膜缘缝合可建立有效的慢性高眼压模型,诱导与激光光凝模型相似的青光眼性病理改变,但病理改变较激光光凝轻微。相较于激光光凝建模,环角膜缘缝合法对于设备要求和操作能力要求更低。  
      关键词:青光眼模型;慢性高眼压;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凋亡;线粒体功能障碍;大鼠   
      104
      |
      35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54273775 false
      发布时间:2024-04-25
    •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的研究团队在膝关节韧带损伤修复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他们采用多平面重建(MPR)技术和3D打印模型,对前交叉韧带重建失败的患者进行了个性化的翻修手术方案制定。这一创新性的方法,不仅提高了翻修手术的成功率,也显著改善了患者的预后。研究团队回顾性分析了2014至2021年间在该医院接受前交叉韧带翻修术的12名患者。他们利用MPR技术测量骨道位置和直径,并结合3D打印模型模拟骨道,为每位患者量身定制了翻修手术方案。结果表明,这一方法能够精准测量骨道参数,指导术中新骨道的建立,使术后骨道位置满意度大幅提升。值得一提的是,术前的股骨与胫骨骨道内口直径测量值以及术中建立的骨道内口直径与术后复查CT测量的骨道内口直径均表现出高度的一致性。此外,患者在接受翻修手术后,膝关节功能评分明显改善,且无一例需要再次手术。这一研究成果不仅为前交叉韧带重建失败的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策略,也为膝关节韧带损伤修复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相信随着这一技术的不断完善和推广,将有更多患者从中受益。
      梁杰晖,吴松,沈民仁,鲁安洁,谭凌捷,罗洁文,封景,曹阳博,王姣菊,何金深
      2024, 49(1): 95-112. DOI: 10.11817/j.issn.1672-7347.2024.230081
      摘要:目的前交叉韧带损伤是膝关节韧带损伤中最常见的类型。韧带重建手术存在较高的失败率,骨道异常被认为是最重要的失败因素。数字骨科技术可以在术前较为精准地制订翻修手术过程中骨道的实施方案,提高翻修手术成功率。本研究术前通过多平面重建(multiplanar reconstruction,MPR)技术测定骨道位置和直径及3D打印模型建立模拟骨道,以制订前交叉韧带翻修术方案。方法回顾性选取2014至2021年在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行前交叉韧带翻修术的12名患者,收集患者的基本信息、术前制订的膝关节3D打印模型及术前膝关节CT数据。测量骨道直径及位置,以此为基础指导术中翻修骨道的建立,并对术后的骨道进行再次测量及对膝关节功能进行评分[包括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膝关节评估表(the International Knee Documentation Committee Knee Evaluation Form,IKDC)评分、Lysholm评分、Tegner运动等级评分]。结果术前通过测量发现4名患者的股骨骨道位置和2名患者的胫骨骨道位置欠佳,通过MPR与3D打印技术指导术中新骨道的建立,术后测量所有患者的骨道位置满意。术前的股骨与胫骨骨道内口直径测量值的组内相关系数分别为0.843(P<0.05)和0.889(P<0.001),组间相关系数分别为0.811(P<0.05)和0.784(P<0.05);术中建立的股骨与胫骨骨道内口直径与术后复查CT测量的股骨及胫骨骨道内口直径的组内相关系数分别为0.995(P<0.001)和0.987(P<0.001)。12名患者末次随访的各项膝关节功能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均P<0.001),再次手术率为0。结论MPR与3D打印技术能较为精准、有效地测量前交叉韧带重建骨道参数,为重建失败患者制订个性化的翻修方案,很大程度上保障了翻修手术的成功率,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  
      关键词:前交叉韧带翻修;骨道测量;多平面重建;3D打印;数字骨科学   
      125
      |
      28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54273458 false
      发布时间:2024-04-25

      综述

    • 恶性肿瘤仍是威胁人类生命安全的重大疾病。其发生机制与原瘤基因激活和抑瘤基因失活有关,其中原瘤基因的激活具有驱动细胞恶性转化的重要能力。这为肿瘤药物开发提供了新的思路,即针对肿瘤细胞恶变过程中的原瘤基因作为药物靶点。近年来,临床和基础研究显示,原瘤基因及其代谢产物在B细胞发育路径中扮演关键角色,尤其是在正常成熟B细胞向恶性肿瘤转化的过程中。因此,明确这些原瘤基因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机制,对于临床治疗恶性肿瘤具有重要意义。这一研究成果为恶性肿瘤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有望为未来的肿瘤治疗带来新的突破。
      周瑞琪,郭姣姣,冯湘玲,周文
      2024, 49(1): 113-121. DOI: 10.11817/j.issn.1672-7347.2024.230304
      摘要:目前恶性肿瘤仍然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安全的疾病,肿瘤的发生本质上是由于原瘤基因的激活和抑瘤基因的失活,其中原瘤基因的激活更具有驱动细胞恶性转化的能力。以肿瘤细胞恶变过程中发挥作用的原瘤基因作为药物靶点为当前开发肿瘤药物提供了新思路。近年来多项临床和基础研究表明:原瘤基因及其代谢产物可调节B细胞发育路径,在诱导正常成熟B细胞发展成恶性肿瘤的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因此,总结在成熟B细胞恶变过程中关键的原瘤基因,明确其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对临床治疗恶性肿瘤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原瘤基因激活;成熟B细胞恶变;成熟B细胞肿瘤   
      100
      |
      29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54273757 false
      发布时间:2024-04-25
    • 科学家们在DNA甲基化领域取得了新的研究进展。DNA甲基化是一种不改变DNA序列但能引发基因表达稳定遗传变化的生物化学过程,与细胞增殖、分化、胚胎发育以及免疫性疾病和肿瘤的发生发展等生物过程密切相关。特别是在慢性髓系白血病(CML)中,异常DNA甲基化起到了关键作用,为CML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视角。研究表明,DNA甲基化在CML中的异常改变具有巨大的诊断和治疗潜力。通过深入研究DNA甲基化的具体机制,特别是CML患者中特定基因的DNA甲基化异常,有望推动基于DNA甲基化的新型靶向治疗策略进入临床实践。这一发现为CML的有效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可能,也为DNA甲基化领域的研究开辟了新方向。
      周灵艳,殷小成
      2024, 49(1): 122-127. DOI: 10.11817/j.issn.1672-7347.2024.230336
      摘要:DNA甲基化是一种人体内重要的生物化学过程,即在不改变DNA序列的情况下,基因表达发生可稳定遗传的变化。DNA甲基化状态的改变与众多生物过程有着紧密的关联,涵盖细胞增殖、细胞分化、胚胎发育、免疫性疾病及肿瘤的发生和发展等诸多生理和病理活动。特别是,异常DNA甲基化在慢性髓系白血病(chronic myeloid leukemia,CML)的发生、进程和预后中起关键作用。DNA甲基化在CML的诊断及治疗上显示出巨大潜力。深入了解DNA甲基化的具体机制,尤其是在CML患者中特定基因的DNA甲基化异常改变,有助于推动以DNA甲基化为基础的新型靶向治疗策略进入临床实践,从而有效地诊断并治疗CML患者。  
      关键词:慢性髓系白血病;DNA甲基化;去甲基化药物;表观遗传学   
      117
      |
      37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54273740 false
      发布时间:2024-04-25
    • 科技媒体新闻记者报道,线粒体作为细胞内能量代谢的核心,其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被发现,这为我们理解精神障碍的发生和临床治疗效果提供了新的视角。近期的研究进展揭示了精神分裂症与线粒体质量控制在遗传学机制、异常过程和影像学表现方面的紧密联系。专家们已经发现了线粒体相关靶标可能成为精神分裂症潜在治疗的新方向,这一发现为后续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参考。这一领域的研究正逐步深入,有望为精神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带来革命性的突破。
      褚昊冉,崔翠翠,苏现彪,张洪昌,马家树,朱厚名,白录东,李然然
      2024, 49(1): 128-134. DOI: 10.11817/j.issn.1672-7347.2024.230398
      摘要:线粒体是细胞内能量代谢的主要场所,通过产生大量ATP为人体提供能量供应。研究显示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存在线粒体结构和功能的改变,提示线粒体可能会影响精神障碍的发生和临床治疗效果。因此,了解精神分裂症与线粒体质量控制在遗传学机制、异常过程和影像学表现方面的相关研究进展,总结线粒体相关靶标可作为精神分裂症潜在治疗靶点的相关证据,可为后续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线粒体质量控制;线粒体功能障碍   
      134
      |
      55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54273696 false
      发布时间:2024-04-25
    • 一项关于预立医疗照护计划(ACP)在晚期癌症患者中的应用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ACP旨在确保丧失自主决策权的患者能够获得符合其期望和偏好的医疗服务,特别是在晚期癌症患者中,其实践现状亟待改善。研究人员从多个维度汇总了现有文献中的证据,为加强ACP在晚期癌症患者中的临床实践提供了重要依据。该研究不仅汇总了27条关于ACP实施的证据,还强调了未来研究应结合患者意愿,从传统文化、ACP宣教与培训、健全立法和医疗系统等多个层面探索适合中国晚期癌症人群的ACP最佳实施策略。这一研究成果为解决晚期癌症患者医疗决策问题提供了新思路,也为 ACP 在中国的推广和应用奠定了基础。
      谭茗惠,唐四元,黄重梅,肖锦南,丁金锋
      2024, 49(1): 135-144. DOI: 10.11817/j.issn.1672-7347.2024.230291
      摘要:预立医疗照护计划(advance care planning,ACP)旨在确保丧失自主决策权的患者获得符合其期待和偏好的医疗服务。晚期癌症人群是ACP实施的关键人群,然而目前在中国的实践现状欠佳,亟需高质量的实施证据加强ACP在晚期癌症患者人群的临床实践。现有文献可汇总为干预时间、干预内容、干预人员、干预模式、沟通技巧、结局指标和环境支持7个维度的27条证据,为促进晚期癌症患者ACP实施提供了重要依据。后续研究需结合患者意愿,从传统文化、ACP宣教与培训、健全立法和医疗系统等多层面探索适合中国晚期癌症人群ACP的最佳实施策略。  
      关键词:晚期癌症;预立医疗照护计划;安宁疗护;证据总结   
      109
      |
      47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54273730 false
      发布时间:2024-04-25
    • 一项关于童年家庭功能障碍(CHD)的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研究发现,童年期的家庭功能障碍会给儿童和青少年带来严重的身心伤害。为应对这一问题,创伤聚焦的认知行为疗法(TF-CBT)被证实为一种有效的心理治疗方法。TF-CBT不仅能帮助这些孩子处理创伤记忆,还能提高他们的应对能力,从而显著改善由家庭功能障碍带来的负面影响,有效减轻孩子们的心理负担。这项研究还发现,TF-CBT对于改善CHD儿童和青少年的创伤后应激障碍、情绪和行为问题以及家庭功能都有显著效果。为了更好地满足这些孩子的心理健康需求,专家建议开展更多高质量的原始研究,制定基于潜在预测因素的个性化TF-CBT干预方案,并结合线上和线下的方式,构建适合中国CHD人群的TF-CBT干预模式。这一研究成果为童年家庭功能障碍领域的治疗和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和思路。
      侯心怡,万晶晶,彭莲华,盛江明,龙楠楠,毛平
      2024, 49(1): 145-152. DOI: 10.11817/j.issn.1672-7347.2024.230333
      摘要:童年家庭功能障碍(childhood household dysfunction,CHD)是一种常见的童年期不良经历,会对儿童和青少年造成严重的身心危害。创伤聚焦的认知行为疗法(trauma-focused 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TF-CBT)是帮助经历童年创伤的儿童和青少年处理创伤记忆的循证心理治疗,旨在提高CHD儿童和青少年的应对能力,从而改善其创伤所致的负面影响,有效减轻其心理负担。TF-CBT能有效改善CHD儿童和青少年的创伤后应激障碍、情绪和行为问题以及家庭功能。建议今后开展高质量的原始研究,制订基于潜在预测因素的有针对性的TF-CBT干预方案,采取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构建适应中国CHD人群的TF-CBT干预模式,以满足CHD儿童和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服务需求。  
      关键词:创伤聚焦的认知行为疗法;童年家庭功能障碍;儿童;青少年   
      164
      |
      50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54273686 false
      发布时间:2024-04-25

      临床病例讨论

    • 一起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因超量服用碳酸锂缓释片并出现锂中毒的案例引发了广泛关注。该患者不仅血锂浓度高达6.08 mmol/L,还出现了心律失常、休克、意识障碍、粗大震颤等严重症状。幸运的是,经过及时的血液透析等对症支持治疗,患者症状逐渐缓解。这一事件再次提醒我们,虽然锂盐是治疗双相情感障碍的一线药物,但其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较接近,需格外小心。尤其是当与其他心境稳定剂联用时,更需密切关注血锂浓度的变化。此案例为我们敲响了警钟,临床医生需加强对锂中毒的预防和识别,确保患者的用药安全。同时,也呼吁广大患者和家属,在服用锂盐期间,务必遵医嘱,切勿自行增减剂量,以免发生意外。
      王玉珏,欧阳丽君,马晓倩,许丹焰,陈晓岗,贺莹
      2024, 49(1): 153-158. DOI: 10.11817/j.issn.1672-7347.2024.230367
      摘要:双相情感障碍是指临床上既有躁狂或轻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一类心境障碍。锂盐是治疗双相情感障碍的一线药物,但其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较接近,当血锂浓度超过1.4 mmol/L时即可产生中毒症状,通常包括胃肠道反应和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等。心脏毒性在锂中毒相关病例中较为少见,但后果极为严重。本研究报道1例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在每日超医嘱剂量服用碳酸锂缓释片,同时联用其他心境稳定剂后,血锂浓度达到6.08 mmol/L,并出现心律失常、休克、意识障碍、粗大震颤等症状,在经过血液透析等对症支持治疗后,患者躯体症状逐渐缓解。临床医生有必要加强对锂中毒的预防和识别。  
      关键词:碳酸锂;双相情感障碍;心律失常;窦房结功能障碍;锂中毒   
      140
      |
      57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54273558 false
      发布时间:2024-04-25
    0